未来国内养老产业的发展趋势
这是一个特别大的题目,我们先从一个小故事说起。
我有一个常联系的客户,今年有80多岁了。那天跟我开视频,她躺在床上,说自己前几天摔了,腰摔坏了,要躺很长一段时间。她现在在河北的一家养老院,一个人和一群同样被子女送到这里的老头老太们。生活枯燥、寂寞,上半年她摔了两次,不得已家里给她请了专职护工,月薪5000。她说,这里的老人家大多家境都不错,儿女也都很有出息,但他们还是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,将老人送过来。
我跟她认识的时候,她还住在威海的海景房里,每天开着
斯维驰小轮椅去海边看看。突然有一天,她跟我说,我要搬去另外一个地方了。
我说,挺好的啊。
她说,好啥啊,我这是去那个地方等死啊。
一时间,我也不知道怎么回她,只能着她落寞的脸笑。
截至2016年底,中国60岁以上人口接近2.3亿,已占总人口的1/6。
“十三五”时期(2016-2020年),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约640万,到2020年将达到2.55亿左右,约占总人口的17.8%。专家预测,2030年,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将超过1/4;在2050年前后达到顶峰,约占总人口的1/3。那时,中国将有4.8亿、甚至接近5亿老年人。中国目前平均2.8个劳动力抚养1位老年人;到2050年,将只有1.3个劳动力抚养1位老年人。
我们认为将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:
2020年之前的5年是战略准备阶段
中国养老服务业的顶层政策架构已初步形成,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将快速起步。
2020年-2030年是中国养老产业的井喷期
从2020年起,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开始进入60岁。他们是改革开放之后获益最大的群体。随着老年人口大幅增加,养老需求和支付能力前所未有,养老产业势必蓬勃发展。中国养老产业将进入10年左右的井喷式增长期。
第三阶段是老龄社会成熟期,从2032年到2050年
中国的人口总量将持续下降;同时,老年人口不断增加。到那时,有关养老的宏观和微观政策、服务机构和设施等都将比较完善。中国将进入成熟的老龄化社会。
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,如果使养老产业良好、快速的适应中国的市场,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:
老龄化问题会越来越成为一个迫切要解决的问题。它会像社会其他行业一样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规范、不断优化、不断正规化。这方面提供的是基础性保障。
有人说中国现在在老龄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跟二、三十年前的日本相似。我们应该快速促进产业链建设,让更多企业投身其中,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。鼓励老年人就业,提供良好的老年人就业环境,让他们晚年也可以融入社会,有尊严的养老。这就要求我们要把“养老产业的范围扩大,不仅仅局限在医疗、居家养老、社区养老、医疗器械等方面,而应该包括老年人就业环境的建设。
没有消费就没有市场,没有市场就无法将养老产业纳入整个社会系统中去。我们认为未来养老产业中,老年人应该占据主动地位,积极参与到这个过程中,而不是被动的接受。老年人及其子女是消费主力。
穷、病、瘫是老年人常常遇到的三大困境。如何宽容地认识、正确地理解老龄化,让老人活得有尊严,才是根本,别把养老单纯理解为住院或护理。事实上,老人在失能、失智前,可以有相当长的时期,有能力自尊地、独立地生存和生活。